正文 第三卷 边工边读边经营_二一九 巧法推销“银丝面”(求花求订阅)
正文 第三卷 边工边读边经营_二一九 巧法推销“银丝面”(求花求订阅) (第1/2页)听了林晓阳的假设,女店主不相信地说道:她们店的面条是自己制作的,外来的面条在价格上没有可能比得过与她们的面条。
林晓阳向女店主报上了“银丝面”的销售价格。
林晓阳的报价,让女店主惊愕了。“银丝面”的销售价格,还真与她们自家做面条的成本相差无几。
“银丝面”的制作厂家是合资厂,江口市府出自对合资厂和当地品牌的扶持,特批了这家厂从市的面粉厂里采购牌价的原材料。而且,大批量的设备生产,成本也要比手工制作低,所以,制作的原料和工艺都更胜一筹的“银丝面”,就是加上了运费,价钱比普通的面条也不高。
女店主从惊愕中醒来之后,迟疑了一番,说道:我们店里一直做自己的面,换了品种,我怕……
显然,女店主已经有点心动了。
难怪,这种她已经品尝过的面条,确实比她家自制的面条要好,而且,价钱也不高,如果店里用上这种面条,自家就可以省下制面条的工夫。不过,她的担心也不无道理,毕竟,新的东西要让顾客来说话,才能验证它的存在价值。
林晓阳当然也知道女店主的担心所在,所以,他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无风险销售手段,就是拿出了十斤的“银丝面”放在店里,无偿让女店主试售,他三天后再来查看结果。
同时,林晓阳还教了女店主的一个销售招数,就是打出香港“银丝面”的招牌来招徕顾客。
嘿嘿,不是有俗语说:本地姜不辣吗?在本地人的意识中,泊来品都比“本地姜”辣,打泊来品的牌应该是条不错的销售路子。何况,他们的这个品牌,也确实是与香港那边合做的嘛,下一步,他们还准备在香港注册商标呢,所以,林晓阳这样做,并没有欺骗顾客。
以同样的手段,说服了县城另一家老面店之后,林晓阳再攻下了唯一一家有宵夜吃的国营饭店,他回海山的销售计划已经算完满完成。
本来,蔡李佛门派这段时间在江口下辖的各地,除了推销“银丝面”之外,还上钢窗项目。因为海山这边除了彪哥之外,就再也没有蔡李佛的门徒,而彪哥现在已经有了公职,当然就不可能来做这些生意了,所以,这边就只剩下了林晓阳在孤军作战。
由于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,而林晓阳也知道,海山的潮流要比江口慢一拍,所以,他没有打算现在这个时候在海山上钢窗这个项目。
至于“银丝面”嘛,海山的人并没有以面食为主食的习惯,面食只是早餐与宵夜的主食,而那个年代,海山的宵夜还没有兴旺,所以,面食制品的销量也会有限。
不过,经历过后世的林晓阳知道,再过两年,海山就成了一个不夜城,那时,咖啡厅、大排档等做夜宵的地方就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疯长,所以,他要提前打开品牌的名声,好为以后的销售做准备。
年廿九的那天,无论国营还是私营的商铺,都会在下午就收档,清洁好铺子之后,年晚休铺一天,到了年初一才开档。
在那天的中午,林晓阳走遍了他留下“银丝面”的三家铺子,调查面条的销售情况。
“银丝面”毕竟有看得见、吃得到的品质,再加上林晓阳那泊来品的销售主意,让他留下在这三家店的各十斤面条,不用到第二天就已经卖光。这几家店的负责人,正焦急地等着林晓阳的到来,与他商议订货的事宜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