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七章 适用的界限
第三百一十七章 适用的界限 (第2/2页)这代表了大巫弥信那句话的正确性。
一个巨大的问题,是由无数的小问题组成的。
大巫弥信告诉了他,想要解决一个巨大的问题,就要一点点的解决小的问题。
摧毁一个世界群,需要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摧毁。
摧毁一个世界,则要一点一点的粉碎他的土地,海洋,和天空。
宏伟的事物向来是由微小的事物组成的。
那么问题来了。
举个例子,一滴水,是由无数的水分子组成的。
那么换而言之,想要彻底摧毁并湮灭一滴水,就应该去摧毁所有的水分子,把水拆成水分子。
换做是这个世界,也就是变成这个世界物质组成的基础,把水这种物质,拆成不能称之为水的水气。
那么,从什么时候开始,水就不再是水了呢?
单个的水分子或者水气,肯定不是水。
两个水分子,或者两小缕水气,肯定也不是水。
那么慢慢增加,十个水分子,一百个,一千个,一百万个……
到底要到什么数量,才会变成水?
这个问题的本质是,无数的小问题,是从什么时候,变成了一个大问题的?
李启陷入了迷惑。
他分不清楚宏观与微观的界限了,也搞不清楚‘可能的小问题’和‘不可能的大问题’的之间界限了。
要多少个小问题才能变成一个大问题?
要解决多少个小问题,才能让大问题消失?
李启陷入了沉思。
这个问题看似不重要,但李启却发现,这点实际上却非常重要。
用人们耳熟能详的理论来举例,那就是微观物体遵循量子力学,普通物体一定程度上遵循经典力学,宏观物体则遵循相对论。
那么,这几个事物的界限在哪里?
如果给你一个粒子,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它会遵守量子力学的规律还是经典的物理法则?一堆粒子呢?
为什么一堆粒子堆起来,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?遵循的道也不一样了。
明明是相同的东西,都是水分子组成的,但他们在不同的大小,所遵循的道是不一样的。
是水分子的时候,遵循微观的道。
聚集多了,就遵循宏观的道。
那,什么时候产生的这样的变化?
大问题和小问题的本质就是如此,这背后绝对隐藏着什么深刻的含义!
解决一个宏伟的大问题,需要用到一种道。
解决宏伟大问题下面的小问题,又需要用到另一种。
那么,怎么判断用那种?这种转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?
李启似乎感觉到了,自己摸到了什么东西。
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界限——量子世界的离奇现象并不会影响到宏观世界,这个界限保护着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物理之道。
我们从来不用担心微观中的那些波动会让自身坍缩,量子世界也不用担心宏观事物影响到自身的波动性。
这一层界限,李启第一次感受的那么清楚!
他要思考,他触碰到了这层界限,只要能够理解这个,他就更深层次的明白这个世界的本质,同时还能彻底领悟‘大和小’的区别。
如此一来,便更加圆融如意。
只是,怎么都想不明白。
一堆水分子,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变成了‘一滴水’的?
这不仅需要想,思考是得不出结论的,他要去实验,去亲自试试,去探求这一真相,去亲眼见证并且复现这一条规则的出现!
或许,这就是他化虚为实的关键。
之前举例都是用的粒子,可这个世界是没有粒子的,万物皆由虚无缥缈的气组成的。
虚无缥缈的气,聚集起来,就成为了物质。
中间自然也有一条界限。
气的数量只有跨过了这条界限,才可以成为物质,化作不同的事物,根据比例和结构的不同,生成万事万物。
李启勐的站起身,这课堂他是一秒都待不下去了,哪怕这里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真知道韵,他也准备之后再说。
现在的他,要去抓住这一层界限,免得刚刚冒出来的灵光消失!
李启起身,直接穿破了这个洞天!
这课,不上也罢!
李启强行从洞天之中脱身而出。
然后,却见那个游骑将军正好站在他旁边。
李启马上躬身:“老师,我忽有触动,想要暂离。”
那游骑将军点了点头:“你考了甲中,不错,对兵家之法有兴趣吗?”
“有。”李启马上表示了肯定:“我对兵家之法很有兴趣,之后或许会再来学习。”
他是真的很有兴趣。
他也很好奇一点。
一个人,只是一个人。
那么,一群人,从什么时候变成一支军队的?
是跨过了什么界限,导致了个体变成了群体?
李启隐隐觉得,兵气和军魂的存在,就和这个界限息息相关,兵家一定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!
这让他愈发心痒难耐。
“好,那你先去吧。”老师颌首示意。
李启闻言,先行晚辈礼,然后拔腿就跑!
只是,李启刚刚出来,就看见有些旁听者追了出来:“等等!同学!可否与我们讲讲——”
“同学,我想问问……!”
只是,他们还没追到,李启已经快步加速,顾不得身后还有人叫自己,麻熘的冲回家。
帮同学做课后辅导这种事,还是以后有空了再来吧。
只留下那些旁听者面面相觑,互相传阅着笔记。
同时传阅的,还有李启的名字。
和上层没关系的旁听生们听见了李启的才名。
老学生们流传着李启和南山书院的恩怨。
老师们则知道这是巫神山的公子。
不知不觉间,李启的名字,已经因为各种原因,在太学的各个群体之中流传开来了。
但他可不在乎这些,他快步奔跑回家,然后锁门,写上“紧急时期,闲人勿进”八个字。
他要闭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