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7章 鱼将珊瑚当美餐
第437章 鱼将珊瑚当美餐 (第2/2页)计算机姐姐:“看似温顺的珊瑚虫,其实不是植物,而是肉食动物,它们通过毛茸茸的触手,从海水中捕捉食物。珊瑚虫将食物消化以后,会分泌出石灰质,形成骨骼与灰质外壳。当珊瑚虫死亡之后,其骨骼遗骸积聚起来,新生的后代,又在这些遗骸上繁殖生长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海底千姿百态的珊瑚礁石。”
海洋爷爷:“珊瑚在我国南海诸岛、海南岛、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沿岸常见,广东和广西沿岸均能见到珊瑚。其中,环礁主要分布在南海诸岛,岸礁主要分布在海南岛、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沿岸和广东、广西沿岸。台湾地区造礁珊瑚种类,远多于其他地区,这与该地区长期受太平洋黑潮暖流的影响有关。”
计算机姐姐:“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积虽不足0.25%,但超过1/4的已知海洋鱼类都是依靠珊瑚礁生活,并和珊瑚礁相依为命。多数造礁珊瑚组织,本身并没有色素,它们美丽的颜色,多半来自于共生藻;在正常水温条件下,虫黄藻总是与珊瑚虫共生,给珊瑚礁染上金色、红色或黄色的光彩。”
梦弟再次进入梦乡,他梦见自己变成了小海蟹,在珊瑚礁之间穿行。他感觉,薄暮时分,珊瑚礁梦幻般的宁静。海水中,开始出现“吱吱嘎嘎”“叮叮当当”的声响,这是什么声音呢,奇怪!他发现,一群鱼在游来游去地捕食,几只小虾正在打瞌睡。
这里发出的喧闹声,在几千米之外的岸上,都可以听到。忽然,梦弟想起海洋爷爷说过的话,夜晚时分,珊瑚礁里的这种吵闹,可能有着一项重要的功用,像钟声一样,指引小鱼们回家。
珊瑚礁中的小鱼孵化出来之后,可以漂流到离珊瑚礁很远的地方。但到发育成熟时,它们盼望回家,或者找到另一处珊瑚礁,一边寻找食物,一边寻求配偶。
科学家的研究表明,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鱼,听觉十分灵敏。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鱼类生态学家史蒂芬·辛普森,因此猜想:“年轻的鱼,可能随着声音的指引,找到返回珊瑚礁的路径。”
梦弟从梦中醒来后,说出了奇异的梦境。科学博士说:“根据科学家分析,在播放鱼类声音的珊瑚礁附近,鱼类要多得多。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鱼类生态学家彼得·多尔蒂评论说,这些鱼,在接近珊瑚礁的最后过程中,一般会利用声音的线索。”
刘傻子说:“同时,鱼类也可能利用气味或其他线索。理解年轻鱼类的漂流方式,以及它们回到珊瑚礁的方式,可以帮助生物学家规划海洋保护区,保护那些处于生命周期中关键阶段的鱼类。”
海洋爷爷说:“为了检验这一想法,辛普森和同事,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的水底平坦沙地上放置了24堆珊瑚碎石,形成人造珊瑚礁。在6个夜晚的时间里,研究人员选其中一半的珊瑚礁,播放珊瑚礁中鱼类的喧闹声,而另一半不播放,然后在次日早晨,收集在每个珊瑚礁附近活动的鱼类数量。”
刘傻子问:“梦弟,你知道创造技法中的‘代一代’吧,我问你,播放珊瑚礁中鱼类的喧闹声,属于什么技法?”。梦弟说:“我想,播放录音就是‘代一代’技法的运用。”
刘傻子的穿越号机器人手机响了,说:“不法分子在破坏珊瑚礁。”刘傻子说:“王可博士、沈琳特警,我们两个带上警犬小黑打头阵,机器人骄子做后援。”
刘傻子、计算机姐姐与科学博士一起走,警犬小黑冲在最前面。很快,沈琳来到一个岛屿的凹地,有几个人在往麻袋中装珊瑚,沈琳上千制止,双方交手打起来,警犬小黑扑上去。王可也赶了上去,对方几人跳上一艘汽艇溜走了。
为了保护珊瑚,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与不法分子的搏斗场面,始终在梦弟头脑中翻来覆去地浮现。梦弟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海龟,在海底游动。他看见一块洁白如玉的珊瑚一动也不动觉得疑惑不解。这时,老海龟游了过来。
“海龟爷爷,珊瑚怎么一动也不动?”梦弟好奇地问。“梦弟,这是珊瑚虫死后,被波浪冲刷而形成的珊瑚骨骼。”老海龟说。梦弟看见微型共生藻类在飘荡,不时地被珊瑚虫伸出触手抓住。